您好! 欢迎来到深圳天博装修设计有限公司有限公司

天博

公共空间

“公共场所禁烟第一案”具有示范意义

发布日期:2022-05-12 来源: 未知 阅读量(


  公共场所禁烟第一案将开庭,准大学生起诉铁路局。因为在从北京前往天津、由哈尔滨市铁路局运营的K1301次列车上闻到了刺鼻烟味,也没有工作人员对抽烟者进行劝阻,大学生李晶(化名)于是将哈尔滨市铁路局告上法庭,请求法院判决哈尔滨市铁路局赔偿其购票款102.5元,取消有关站台及该趟列车内的吸烟区、拆除烟具,并禁止在上述区域吸烟,同时赔偿精神损失费人民币1元等。李晶的SEO/daili/' target='_blank'>代理律师表示,希望能通过这个案子推动在普通列车上全面禁烟。目前,北京铁路运输法院已受理此案,该案将于近期开庭。(8月16日《北京青年报》)

  为何动车全面禁烟,出台严厉的处罚措施,而普速列车不禁烟呢?之前,铁路部门曾回应称,高铁列车全封闭车体、高速运行,且车内设有数量众多传感器,有烟即会引发车辆紧急降速或停车。普速列车非全封闭,且车厢内同样禁烟。此外,普速列车站与站之间行驶时间过长,也是为了避免个别旅客随意在车厢内吸烟,出于人性化考虑,设置吸烟区。

  铁路部门“出于人性化考虑”设置吸烟区,听起来似乎理由充足,实际上却未免片面——对烟民“人性化”了,那些不吸烟的乘客的利益如何保障?随着社会的进步,不吸烟的人越来越多,不能为了对少数吸烟者“人性化”,而罔顾大多数人的感受。这不仅是“因小失大”,更是不利于营造良好的控烟环境。

  不管是动车,还是普速列车,都是公共交通工具,应归入“公共场所”之列。公共场所禁烟,应属控烟的底线。至于所谓的列车吸烟区,相信很多乘坐过火车者都有切身感受——哪怕是烟民在车厢两侧吸烟,也无法完全阻止烟雾扩散到车厢内。特别是有人由此经过,其烟味之大很难忍受。既然禁烟,就应该动车和普速列车一视同仁,给大多数乘客营造一个健康舒适的无烟环境。

  或许对部分烟瘾较大的老烟民而言,在漫长的旅途中不能抽烟,确实是一种“煎熬”。但毕竟身处公共交通工具之内,不能为了满足自己的烟瘾而影响他人。烟民应该摆正自己的心态:吸烟虽然是个人的自由,却无疑不是个好习惯,不光损害自身健康,还会给其他人和公共环境带来危害,因此要时时处处严于律己、保持谦抑,这是最基本的“烟德”,也是最起码的公德意识。如果能够因此而下决心戒烟,那就更好了,利人利己。

  尽管吸烟有害健康早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但由于种种原因,还是有为数众多的人不愿放弃烟草,至今仍在喷云吐雾。将吸烟的行为限制在不影响他人的私人场合,逐步压缩吸烟对公共环境的破坏,应该是目前控烟的主要方向。火车禁烟不需要“人性化”,需要的是更为严厉的控烟态度和更为严格的控烟措施。其他公共服务单位也应拿出实实在在的行动来,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为早日实现公共场所禁烟和全面控烟的目标而共同努力。

  “公共场所禁烟第一案”的本质,其实是一场公益诉讼——诉讼当事人不仅是在为自己维权,也是在为公共利益维权,因此具有一定的示范意义,让更多的人开始关注公共利益,并拿出实际行动来为之鼓与呼。因此,不管“公共场所禁烟第一案”最终结果如何,都会在推进公共场所禁烟、提高公民的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等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