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欢迎来到深圳天博装修设计有限公司有限公司

天博

住宅空间

后疫情时代绿色空间成为城市生活“刚需”建筑设计需要重新构思

发布日期:2022-05-10 来源: 未知 阅读量(


  在过去一段时间里,我们一直读到各种文章,说新冠肺炎疫情改变了人们对城市生活的态度,近郊和远郊将是未来人们想要定居的地方。对许多人来说,远程工作方式的出现和普及,使得这种生活选择成为可能。那些地方的住房也相对更便宜。空气更新鲜,景色更绿、更清新。谁又想天天花大把的时间在往返市中心的通勤路上呢?

  但是,对市中心区域未来发展的悲观看法,还是过于夸大了。新冠肺炎疫情的确改变了世界,但在居家空间与办公空间方面,它只是加速了原本既有趋势的发展,而不是颠倒了某种既定的生活与工作方式。澳大利亚皇冠房地产集团(CrownGroup)总裁兼集团首席执行官IwanSunito先生认为,我们可以利用这次危机,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真正地让我们的城市变得更美好。

  Iwan Sunito是一名建筑师,也是澳大利亚皇冠房地产集团(Crown Group)的首席执行官。该公司开发的项目遍及悉尼、墨尔本、布里斯班、洛杉矶和印尼等地。

  城市是非常特殊的地方。它们展现出人类最美好的一面,蕴藏着无限的活力。人是一种社会动物。面对面的互动交流是其他方式所无法取代的。娱乐休闲、文化艺术、购物、餐饮、轻松旅行这些让我们焕发活力,让经济繁荣。我们需要优质的基础和高级教育资源,也需要诊所和医院等医疗资源。

  “我们需要在有凝聚力的团队中工作,更好地互动,发挥创意。这一点也是虚拟远程工作方式所无法媲美的,因为后者无法建立规律的工作节奏和密切的同事情谊。在疫情之前,居家办公的趋势已经呈现,网上购物也早就减少了人们日常线下购物的频率。但是,即便在疫情后的世界里,完全远程工作的方式对大多数人而言,也不会成为常规。”Iwan Sunito说。现在,疫情结束的希望越来越大。城市中的住宅和酒店地产需求将依旧强劲,但人们在房地产质量与配套设施方面的侧重要求会有所调整。

  从生态和经济两方面来看,城市生活更为环保可持续。在人口密集的中心区域集中建造住宅,不像在偏远的地方那样,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基础设施,不需要重复投入。市区开发也会让城市越来越有利于步行外出,减少对车辆的依赖,从而降低碳排放,更有利于生态保护。“这些才是我们在开发新项目时要注意改变的领域,同时也因此有必要制定新的建筑标准。

  城市开发项目要取得成功,建筑需要更好地解决居民在身体和精神方面的需求。不仅要有符合审美的设计,更要有益于健康。这种趋势,在疫情开始前已经兴起,疫情不过是加速了这种趋势的发展速度。

  “我们公司已经在最近几个项目中注重融入日式和北欧的建筑设计理念。来自这两个完全不同地区的建筑师,却惊人地常常有着相同的理念。他们都认为,设计应当趋近完美,缔造与大自然的连接。简约的风格相当重要,要摒除杂乱。”Iwan Sunito告诉我们,“在设计我们的公寓项目时,我们一直融入度假风格的设施,为业主打造轻松、健康的生活环境。但那时,我们并没有预料到这种设计方法会那么好地满足疫情后的需求。除了在项目中直接或间接融入自然元素的生物亲和设计之外,我们还将绿化、水景、自然光线和新鲜空气引入住宅与办公空间中。”

  位于悉尼滑铁卢地区的Mastery by Crown Group,就在一栋建筑的外立面上精心植入绿化,首次为悉尼引入“层叠森林”概念,烘托出建筑设计的简约之美。同样位于滑铁卢的Waterfall By Crown Group项目,已经成为生物亲和设计方面的典范之作,走廊与户外环境相通,新鲜空气得以顺畅流通,而且每套公寓都有阳台。垂直绿墙上打造出热带花园,而且此项目还有澳大利亚目前最高的人造瀑布,足达22米,潺潺流水之声令人心绪平静。

  现在,住宅开发行业和政府应当重新思考建筑设计的标准,以便在新冠肺炎疫情过后打造更有利于身心健康的居住环境。

  居住在设计精良的住宅中,拥有充足的起居与工作空间,还能享受花园、新鲜空气、娱乐休闲区域、健身房、音乐室这样的生活让人更健康,也更快乐。疫情隔离期间居家办公,让人们意识到他们在家里需要更多的工作和个人空间。这可能预示着人们会逐渐放弃开放性起居空间,转而发展出一种分阶段利用空间的模式,也就是家里不同的人在一天中不同的时间里按不同的需要使用某个或多个空间。

  疫情促使我们重新思考独栋住宅和公寓住宅的设计,让居住者能在家里感觉安全、放松,同时又能与他人保持社交上的联系。这最终将让人们在身心两方面都变得更健康。近些年,酒店行业越来越强调健康概念。现在,住宅行业也需要跟进。这不单单是要打造可持续的建筑,更是要打造一种可持续的生活方式。

  “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我们都看到,即便在社交隔离期间,公共空间也能给人创造价值,带去欢乐。”Iwan Sunito继续说道,“人们也越来越多地认识到,绿色空间在城市中扮演着怎样重要的角色,在居民无法直接享受开放空间的高密度住宅区域尤其如此。我们不希望人们以为,要拥抱自然,他们就必须逃离城市。在城市中人口密度最高的环境里,要进一步开拓绿色空间的余地有限,所以任何可利用的机会都要优先把握。这对建筑设计而言是一项挑战,也要求我们针对新的项目形式制定建筑标准。但不论如何,这么做的好处我们都能感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