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欢迎来到深圳天博装修设计有限公司有限公司
发布日期:2022-05-10 来源: 未知 阅读量()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住在杭州新闻网楼市快报杭州正文
大城北板块作为距离杭州传统商业、办公中心空间距离最近的板块虽然没有很多外部性的利好,但是相对其他郊区板块成熟的配套,合理的价格,较为旺盛的人气,仍旧受到当前购房者的青睐,购房者在选择大城北板块的楼盘时都考虑那些因素呢?21世纪不动产杭州区域市场研究中心对有意向选择大城北板块的购房者需求的专项调研真实地反映了购房者在选择房屋时所考虑的种种因素,调研结论如下:
1.购房者现居住区域分析:从购房者现居住的区域上看,该板块本身的居民成了购买的主力人群;所占比例为42.5%;其次是市中心板块的占了36%,其中又以城西文教区最多,占了整个市中心板块的近五成,其他四个板块所占比例总和为21.5%。可以得出大城北板块的购房者以本地的居民与距离较近的居民为主。
2.购房者年龄与家庭结构分析:从购房者的年龄分布看,首推是35-45岁之间的购房者,占到购房者的26%;其次是30-35岁之间的购房者所占比例为21%,再是26-30岁之间的购房者占了16%;从被访者的家庭结构来看,三口之家的购房者占了绝对主力,所占比例高达68%;可见年龄在30-45岁具有三口之家的购房者成为购买大城北板块的主力人群,这也就决定了他们的购买目的主要以改善居住条件为主,因为这一年龄段的购房者目前一般都有住房。
3.购房者家庭年收入与职业分析:从购房者的家庭年收入上看:53%的购房者家庭年收入集中在5-12万元之间,37%的被访者家庭年收入在5万元以下,8%的被访者家庭年收入在12-25万元不等,只有2%的被访者家庭年收入在25万元以上,可见大城北板块的购房者主要是中等收入者;另外从购房者的职业与学历上看,以具有大专或本科学历的公司职员与自由职业者居多。从购房者背景的综合分析来看,大城北板块的购房者以事业与收入都比较稳定的中青年人为主,由于追求生活的品质,这些购房者在购房时一般都会仔细考虑,对房屋的需求不是很急迫,这一点从下面的购房者购房时间大都选择1-2年上可以看出。
1.购房者现居住房屋的所有权分析:从购房者当前所居住房屋的所有权上看,首推是自己拥有房屋的购房者占了总体购房者的45%,其次是房屋为父母所有,所占比例为24%,通过租房解决自己住房问题的所占比例为20%,通过其他方式解决住房的占了11%;选择大城北板块的购房者自己拥有房屋的比例比较高,这与上述所分析的购房者大多数年龄以30-45岁之间家庭结构以三口之家有极大的关联性。
2.购房者现居住房屋的户型、面积分析:从购房者现居住的房屋的户型上看,购房者目前所居住的房屋以二居室居多,这一比例为54%;其次三居室为27%,一居室次之为15%,四居室及以上的最少,仅为4%。从物业类型上看,以多层为主,其次是低层,小高层、高层则最少,只占到11%。从面积上看,76%的购房者所居住的房屋面积在90平方米以下,120平方米以上仅为8%。综合购房者现居住区域来看,面积偏小、户型结构不太合理、离市中心较远是购房者现居住房屋的主要特征。
3.购房者满意度与不满意原因分析:从满意度上看,只有38%的购房者表示对自己目前所居住的房屋表示满意与比较满意;通过对购房者对当前住房不满意的原因分析,我们发现并非自己的房子与住房面积太小这两项因素是购房者不满的主要原因,尤其是并非自己的房子这一因素购房者尤其不满,购房者不满意因素对比图如下:
1.购房者购房时间与购房次数分析:从购房次数来看,以第二次买房者居多,占了购房者的一半;其次是首次置业者,所占比例为40%,三次及以上的比例为10%;这也从另外一个方面说明这些购房者的目的将会以改善型的购房者为主。从购房时间来看,13%的受访者会在半年内买房,18%的受访者表示会在半年内至一年内买房,表示在1-2年内买房的人的比例为45%,13%的受访者表示会在2-3年内买房,而意向在3年以后买房的人只占到总访问人数的11%,可见有将近一半的购房者选择了在1-2年内购房,说明大多数人的购房意愿不是很急迫,需要经过仔细的考虑与综合的评定才会下单。
2.购房者购房目的分析:从购房目的来看,首推是改善居住条件,这一比例为53%;其次是用于结婚,占到22%。可见为了改善居住条件与为结婚而买房占到了大城北板块需求绝对主力,其次是用于选择学区与养老用房。购房者购房目的分布图如下:
3.购房者需求的物业类型、户型、面积分析:从购房者所希望选择的户型来看,二居室、三居室成为需求的绝对主力,这一比例高达96%,高出全市10多个百分点。从需求的面积大小分析来看,63%的购房者比较热衷于购房面积在90-140平方米,还有35%的购房者购房面积在50-90平方米,结合市场供应的现实情况,90-140平方米的二房、三房住宅将成为市场流行产品,其有望成为消费者的最终选择。而选择在50平方米以下、140平方米以上的被访者所占比例分别为1%、2%。从被访者所希望选择的物业类型来看:希望选择多层的被访者占到了购房者的六成,表示希望选择小高层的比例为25%,表示希望选择高层、低层的比例分别为4%、11%,可以看出大城北板块的购房者对高层楼盘的接受度不高。
4.购房者可承受的单价与总价分析:从单价上看,能承受房价在4000元/平方米以下的购房者占总体比例的5%,单价承受要集中在4000-8000元/平方米之间,占总体样本的84%,能承受房价在8000-10000元/平方米之间的购房者占总体比例的9%,而能承受房价在10000元/平方米以上的购房者仅占总体比例2%。从总价来看,主要集中在40万-80万之间,这一比例达67%,这与购房者选择90-140平方米的户型是一致的。对比商品房供应市场,目前大城北板块大多数楼盘的价格在6000-10000元/平方米之间,可见城北的供需尚有一定的差距。
5.购房者选择大城北板块原因分析:价格合理与交通便利成为购房者首选考虑的因素,可见除了价格仍然是购房者购房时的重要因素,出行是否便利也成为购房者购房时所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其次购房者考虑的因素依次是:居住环境优美、人气旺、配套好、增值潜力大、其他因素。从购房者选择大城北板块具体楼盘的因素看,价格与地段虽然仍为购房者购房时考虑最多的因素,但认同度仅为33.33%,购房者接下来要考虑的因素依次为交通、环境、质量、开发商品牌、配套、物管等,可见购房者在购房时除了对价格、地段等传统因素的考虑外,环境、户型等因素也正渐渐地被购房者所考虑,这与购房者生活水平的提高与追求更高水平的生活享受的要求是分不开的。
6.购房者付款方式分析。通过银行按揭付款的购房者占了总体的一半,是购房者的首选;27%的购房者愿意分期付款,愿意一次性付款的比例为5%,用公积金(组合贷款)付款方式的人数占到总体比例的18%,与以前相比,用公积金付款方式的比例有较大提高,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购房者的付款方式将会多样化、丰富化。
尽管房价居高不下、涨幅较快依然是主调,但2006年房地产市场还是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其中,“住房的保障性功能”在政策层面和社会关注度上迅速升温,中国房地产发展战略逐步显露出从产业政策向公共政策回归的迹象。
“尚未建立廉租住房制度的城市,必须在2006年年底前建立并实施。”在建设部的“最后通牒”重压下,各地的相关数据正在汇总之中。此前,截至2006年9月底,已有26个省(区、市)将廉租住房制度纳入目标责任制管理,268个地级以上城市建立并实施了廉租住房制度,还有10个省(区、市)明确了土地出让净收益用于廉租住房建设的具体比例。
2006年5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进一步调控房地产市场的六条措施,首次明确“切实调整住房供应结构”,重点发展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
随后,9部门出台“国十五条”对此细化,深度关怀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问题,明确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的3条路径:加快城镇廉租住房制度建设、规范发展经济适用住房、积极发展住房二级市场和房屋租赁市场。
“各种举措传递了一个强烈信号:国家在房地产发展战略上显露出调整姿态,从产业政策向公共政策回归,房地产开始从过度市场化向社会保障属性倾斜。与往年相比,这是2006年房市最大的变化,给了普通民众强烈的信心。”经济学教授尹伯成说。
权威部门人士表示,2007年楼市调控政策的执行力度将加大,住房供应结构继续调整,普通住房和经济适用房供应将增多。不仅低收入者将直接受惠于此,中等收入人群也将从住房保障制度建设中间接得益。